基础护理学 冷、热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学 冷、热疗法.ppt

第九章 冷、热疗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冷、热疗法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一、概念 冷、热疗法(cold and heat therapy) -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一、概念 皮肤的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上层,比较集中于躯干 上部和四肢,数量较温觉感受器 多4~10倍 -温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下层 -疼痛感受器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生理效应 效应相对 继发效应 -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作用 防御反应 -适宜时间 20~30 min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方式 -冷、热应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面积 -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时间 -在一定时间内冷、热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如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温度 -冷、热疗法温度与体表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反应越强 -环境温度影响冷、热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部位 -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不同 -不同深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不同 -血液循环影响冷热疗法的效果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个体差异 -年龄 -性别 -身体状况 -居住习惯 -肤色 第二节 冷、热疗法的应用 一、冷疗法 二、热疗法 一、冷疗法 目的 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机制: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 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冷疗使血流减 慢,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 固而控制出血 -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 后、鼻出血等 一、冷疗法 2.减轻疼痛 -机制:冷疗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 传导,降低神经未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 痛;冷疗使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降低,渗出减少,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 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 -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 一、冷疗法 3.控制炎症扩散 -机制:冷疗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的 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降低,限制炎症的 扩散 -用于:炎症早期 一、冷疗法 4.降低体温(降温) -机制: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 理作用,使体温降低 -用于:高热、中暑 一、冷疗法 禁忌 -血液循环障碍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组织损伤、破裂 -对冷过敏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慎用 一、冷疗法 冷疗的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 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 -腹部:以防腹泻 -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 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一、冷疗法 方法 -冰袋的使用(the use of ice bags) -冰帽的使用(the use of ice caps) -冷湿敷(cold moist compress) -温水拭浴(tepid water sponge bath) 或乙醇拭浴(alcohol sponge bath) -其它 (1)化学致冷袋(chemo refrigeration bag) (2)冰毯机(ice blanket machine) 一、冷疗法 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冰袋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 -准备冰袋 备冰、装袋、驱气、检查、加套(装袋1/2~2/3满) -放置位置 高热:前额 头顶部 体表大血管(颈部 腋窝 腹股沟) 扁桃体摘除:颈前颌下 -时间 不超过30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观察、检查冰袋,保持布袋干燥。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如为降温,冰袋使用后30min需测体温,当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并做好记录 【健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