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无学之辨-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pdfVIP

有学无学之辨-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lO 2010年第4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4 OFSUNYAT·SENUNIVERSITY V01.50 第50卷 JOURNAL No.226 SCIENCE General (总226期) (SOCIAL EDITION) “有学“无学之辨: 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 张 帆 摘要:20世纪初年,学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中国是否“有学”的讨论。讨论由梁启超发起,《新世界学 报》、《大陆》回应。三方均欲依傍西学的分科概念反省中学,但在模糊的“科学”标准下,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 “有学”,近代“无学”,欲以“科学”为榜样,对旧学新之而不弃之;《新世界学报》认为中国古已“有学”,只需复 兴古学,保存国粹即可;《大陆》则认为中国根本“无学”,应径取欧美之学以替代中学。中国学人在兴学道路 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在相同的西学话语中自我体认的差异,折射出他们面对东西学术时自卑而又不甘落后的矛 盾心态。 关键词:“有学”;“无学”;科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10)04—0072—13 “科学”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特指“科举之学”q)。近代出现的“科学”与原来的科举之义绝非一 事②,严格而论,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概念。以往研究多拿“格致”与“科学”对应@,不免以偏盖全。 现有研究显示,近代“科学”一词来自日本@。日本用“科学”译sciense,因其有“分科之学”的意义国。至 19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的含义基本确立,广义而言是具有近代科学特性的分科学术,狭义则指自 然科学。关于自然科学的部分本文暂且不论,仅涉及中国学人围绕分科之“科学”的讨论与分歧。 据左玉河的研究表明:自19世纪70qo年代开始,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逐渐接受西学分科观念,传 统的崇尚博通之学,逐渐转变为注重专门之学。这种尝试在19世纪末已经相当普遍嘞。事实上,在“科 学”概念进入中国之前,西学分科的形式已为国人知晓,之前出现的“西学”、“格致”、“新学”等学术内 容也多体现为分科形式。因此,作为分科之学进入中国的“科学”概念,自然而然地被近代学人所接受。 _‘收稿日期:2010—04—06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和制度转型”(05JZD00011) 作者简介:张帆(1971一),女,四川广安人,历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讲师(杭州310036)。 ①张亚群:《废科举与学术转型——论清末科学教育的发展》,《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②沈国威:《原创性、学术规范与“躬试亲验”,《九州学潮s)2005年冬季3卷4期。 ③如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王果明:《从“格致学”到“科学”——近代 中国对于“科学”认识的深化》,《中州学-p1)1991年第2期;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现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叉 考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④刘禾著,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F--1937),北京:三联书店, 2000年,第67页注92。 ⑤金观涛、刘青峰:《“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科学文化评re)zoos年第3期。 ⑥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 136—15l页。 72 万方数据 “有学”“无学”之辨: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 1900年以后,“科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