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迅作品的去留争议引发的几点思考.pdfVIP

由鲁迅作品的去留争议引发的几点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鲁迅作品的去留争议引发的几点思考 ◎张慕琳 若问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哪位作家的作品最多,大凡 箭,简言之,战士的一生。”这都是一个已经 “阶级斗争 接受过中学教育的人 (包括几代)都会异口同声地说: “鲁 化”了的鲁迅,被神化了的鲁迅,是令人难以亲近的。 迅 !”若问鲁迅是谁,学生们会异口同声地说: “我国伟大 二、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被政治化、神圣化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30岁 以下 的中国青年 ,且不是文盲 ,绝对没有 为孺子牛’。”若问你们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课外读过 不知道鲁迅 的,究其原 因,无他 ,鲁迅文章是必学篇 他的哪些文章?那你恐怕听不到什么声音了,取而代之的 目。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本教材都有鲁迅先生的作 是孩子的沉默。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 品,烙 印之深 ,令人想忘都难 。事 实上 ,鲁迅在世 学鲁迅课文的现象。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 时,其文就曾入选教材,但他 当时是极力反对 的。然 树人”。这则由来己久、流传甚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 而 ,新 中国成立后 ,他 的文章竟然铺天盖地地走进 反映出学生对鲁迅课文的畏难情绪。这种现象长时间、大 了教科书 ,初 中课本上 的篇 目是 : 《社戏》、 《故 范围的存在 ,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教师的一种悲 乡》、 《孔乙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 哀。近年来,关于鲁迅作品要不要删减,如何删减,在全 野先生》、 《阿长与 (山海经)》、 《“友邦惊诧 ” 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何以会如此呢? 论》、 《鲁迅 自传 》、 《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 一 、 在文学领域,作家鲁迅长久被意识形态化 高中选的篇 目是: 药《》、 祝《福》、 《阿Q正传》、 《记 鲁迅一生的多数时间写作杂文,他的杂文生涯是依 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纪念》、 《呐喊 ·自序》、 托 “国民性批判”展开的。五四前后,民国初创年代的社 《拿来主义》、 《灯下漫笔》。以上篇 目,并非一成不 会与政治现实是 “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国民依旧,混局依 变,虽有变动 ,但改动不是很多,在现行各种中学语文教 旧。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即开始于这一时期。鲁迅的国民性 材中,鲁迅作品一般都 占到10%左右。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 批判直指传统文化中与 “人”根本对立的奴隶根性,并一 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工具,厚 直缠斗几十年,国民性批判成了鲁迅思想的标志。在新中 厚的教学参考书上鲁迅文章的分析十分繁琐,从段落到句 国成立 以后的时间里,鲁迅受到了来 自政治意识形态的特 子到字词,一一落实,观点也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 “鲁迅 别重视,在一定的历史因素作用下,在高度意识形态化的 观”,包含着对鲁迅的神化、曲解和简单、机械的理解。 非常时期,鲁迅作为 “钦定”的文化旗手,被抬到齐天圣 教材里出现的鲁迅,永远都变成了正义的化身,永远都是 人的位置,鲁迅作品的革命性开始逾越他的文学家和思想 伟大的典范,永远也都是无产阶级的指路人和明灯 !中国 家的身份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很多描述鲁迅的文字也把 的现行教育体制把这个特别 “革命化 ”了的鲁迅形象以知 他刻画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 匕首和投枪的 “战士” 识普及的形式传播给了一代代中国人。鲁迅,一位上世纪 形象,而忽略了他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存在,离开了他 初有血有肉的大文豪,经过中国教材50年的渲染,彻底变 作为文学家这样一个最根本的位置。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 成了一个符号,毁于 “正义”,毁于 “脸谱化”! 天 ,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鲁迅形象依然保留着浓厚的 三、教师授课的格式化、机械化 “意识形态化”的特征。连课本插图中出现的他也总是那 学生怕学,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怕教。毕竟 ,教师 个紧蹙眉头,头发一根根直竖着,不易亲近的、严肃的图 是学生与作品之间最直接的桥梁。在一线教师中,存在这 像。作家王朔说过,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 样一种现象,对于新入选的文章或者一些没有鲁迅这般地 就是 以笔为旗 ,以笔为投枪或 匕首,吃的是草,挤的是 位的作家文章,大家往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在教 奶,痛打落水狗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