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国报告文学》杂志刊用).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3月《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刊用) 中国援利医疗队 李燕燕 援利医疗队凯旋归国! 2015年1月16日,冬日破晓前的寒气,在平坦而无遮拦的重庆江北机场格外浓郁。欢迎的人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机关领导、第三军医大学领导、战友们,已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机场。媒体的“长枪短炮”,也纷纷就位——为了捕捉能载入“历史”的镜头。 5点10分,经过34小时的长途飞行,承载着首批援利(利比里亚)医疗队第一组82名队员的专机缓缓降落、滑行,欢迎人群的目光跟随飞机从远及近的移动,迸发热切的期盼。 近了近了,这架中国东方航空的大飞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机身“飞燕”图标清晰可见。“飞燕”以昂首的姿态翱翔天空,这种可爱的生灵给天下带来春意、吉祥和幸福。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似乎含着巧妙的隐喻。 飞机停定,云梯架起。等候已久的战友在舱门外约三十米远的地方,拉开红色的横幅——“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凯旋”。 近十名身穿两层连体防护衣、上面再反穿一层隔离衣的机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戴着消毒装备登上了飞机。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两层手套,脸上是N95口罩及防护面罩。身着这套一级防护配备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机上所有人测温,并对客舱消毒。如果有人超过37.3℃,就是异常体温,需要特殊观察。飞机前方的空地上,一位全副武装的检疫人员站在一块洒满消毒液的白色方块前,检疫人员下机后,必须在白色方块上按程序脱掉所有防护设备后才能离开。机上货物则在消毒半小时后,才能进行卸货。 大家都在默默地等待。一位电视新闻记者甚至已经开始筹划如何隔着两米开外的“规定安全距离”,向快速通过的队员用“喊”的方式问话。“不要害羞,一定要抢镜头,这条新闻是可能获大奖的”,这位汉子有些激动地对身边的女孩说。貌似“实习生”的女孩怯怯点头,拿起话筒开始轻声演练。随着远处又一架飞机起航,涡流带起一阵冷风,直向欢迎的人群。有人略耸耸肩,又恢复了军人挺拔的站姿。 5点50分,背着大型背包、身着荒漠迷彩,第一个医疗队员露出舱门,挥手间,镁光灯闪烁,此起彼伏。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依次走下云梯。 “欢迎回国!” “你们辛苦了!” 满满都是贴心的问候。 “我们很好,你们放心!”“ “我们回来了!回来真好!” 踏上祖国的土地,带着一身风尘和疲劳的队员们,透过厚厚的口罩向领导和战友招呼致意。随后,他们登上四辆大巴车,前往指定地点进行为期21天的医学观察。此后,他们才能与家人团聚。 1月22日凌晨,同样的期盼,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热切,完成与第二批援利医疗队工作交接的第二组82名队员,也终于凯旋回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盛大的仪式,有的,是人们对军人血性的发自内心的崇敬。 60多天,这些远征的勇士终于回归自己的祖国。 60多天,命运与共,守望相助,中国军医战病毒于国门之外,助病患于万里之遥。那里没有抗洪抢险的惊涛骇浪、抗震救灾的天崩地裂,却有与死神较量的惊心动魄。 60多天,“敌人”远不止埃博拉病毒,还有闷热潮湿、缺水少电、蚊虫蛇蝎……在困难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高调向“敌人”宣战。他们以笑脸相互鼓励、支持,也在用笑脸告诉当地民众,为了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们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60多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军人。仅仅一个月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由中方独立运营和管理。累计接诊患者112人,收治患者65人,其中确诊患者5人,3例埃博拉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康复出院,是我军援利医疗队乃至我国援非‘抗埃’医疗队中治愈出院的首批确诊埃博拉患者。在做好收治工作的同时,为利方培训军人、警察、地方医护人员和社区卫生骨干1520人,超额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培训任务,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一) 由于所从事的临床管理工作,张恩全平时总是十分关注国内国际的各种医疗新闻。从2014年2月开始,他发现,有关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报道,开始愈来愈频繁的见诸报端、电视和网络,与之相关的,是发热、剧痛、出血、休克、死亡。他还关注到,随着疫情报道的跟进,大量医务工作者感染、死亡的消息也陆续曝出。 埃博拉疫情的突然暴发和流行,会不会像2003年抗击SARS那样,成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极大、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看着这些新闻,张恩全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但此时他绝不会想到,八个月后,自己将背负国家使命,成为“抗埃”队伍中的一员,甚至是一位沟通着总后卫生部、援利医疗队、中国驻利大使馆和学校本部等四方的“信息联络员”。 “埃博拉”,若非与致命病毒关联,本该是流淌在西非大地上一条浪漫美丽河流的名字。 2014年2月,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出现在几内亚,并在短短数月内席卷了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家。作为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感染人数达1.6万多人,死亡人数近6

文档评论(0)

gouyue9311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