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传统 锐意创新 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中).docVIP

认识传统 锐意创新 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中).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传统 锐意创新 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中) 主讲人:程方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十一、什么叫文化 一个条子提到要讲一讲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怎样认识传统?这个我后边还要展开讲一讲。 首先对于文化,我想先解释一下。文化概念是一个比较大的,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我们在80年代中后期我们曾经编过一本《文化学辞典》。文化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大概有200多个解释。但是我的研究当中我把它非常中国化的一个解释,文,我把它拆开从文字的角度来拆开来解释这个文化这个概念。“文”就是有形的有具体内容的这样的传统。有形的就包括物质的和有一些物化了的精神的这样一些传统。包括我们的比如说一件瓷器、一本古书、一个寺庙、一个圆明园都是它的这种有形的传统。那么“化”是什么意思呢?“化”是一个没有具体百分比的这样一种弥漫在空间的。比如一个人,一个中国人他的行为做派,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它不是一个固定物化的东西,但是他这个里面会透露出文化的影响、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的影响和积淀有的是后天学习的,有的甚至是通过一代两代十代八代这种遗传积淀下来的。所以文化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既是很纯粹的,也可能是一种色彩。 比如有些人是典型的传统文人,就是说他的身上的传统文化的比例比较大。有些孩子已经更多的西化了,但是他在中国生活,在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他会有潜移默化的那样一种传统的色彩。特别是到一个需要文化分野的这样一个争议的时候,他的中国特色就会体现出来。 现在我们发现很多80后、90后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外国的电影、喜欢听外国的音乐,但是在一些根本的观念上,你可以从他们的这些观念中体会到传统的力量,体会到传统的这些内容。这就说明了中国的这个文化虽然在一百年来遭受了非常大的冲击,但是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下面我就想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们教育优良传统的几方面的内容。 十二、教育的优良传统 从宏观上讲,中国的教育一直被当做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不仅是在国家层面、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他们重视教育,老百姓也非常重视教育。这个教育它就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教育,从早年的传授当中大家都知道伏羲氏他是在传统的传说当中说他是教民钻木取火、教民渔猎、教民吃熟食,神农氏教老百姓种庄稼,通过尝百草教老百姓学习医药,有巢氏教民众去架巢筑屋,保护自己抵御敌人。黄帝是建宫室、教民躲避寒暑。黄帝的妻子雷祖也发明了养蚕织丝教百姓来织布做衣服。这些最早传说里头可能是这些人类的初祖被神话了,或者是把一些无名氏的一些发明创造附着在他的身上,这样主要是为了来传播这种传统。 (一)重视教育 这些传统也说明什么呢?就是最初的教育,特别是在文字产生之前最初的教育是和生活、生存紧密相连的。这也是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一个特性。如果说教育传承文化,传承的文化就不光是文字的、文学的、文史的这样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人的发展方式。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们在很多的古今的文化教育典籍当中都可以看到重视教育的明确的说法。你比如在这个《礼记》学记当中就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就是你要发展一个国家、建设一个国家,从你的君主到你的老百姓都要把教师重视起来,把教育放在首位。类似这样的一些传统和类似这样的一些认识不仅在封建社会历史传统当中,在它的顶峰时期重视教育,在它的衰落的时候教育也是被放在重要的地位的。 最早的传说当中夏商周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我们在甲骨文当中就可以发现当时贵族送孩子上学的这样的记载。也就是说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学校,而且统治者或者说强势阶级已经把教育放在保证他们这个利益传承的这样一个基本利益之上的。 我们过去讲说秦朝焚书坑儒,秦朝焚书坑儒它是不重视教育。但是秦朝当时的焚书坑儒也不是焚所有的书,坑所有的知识分子。它当时是为了全国统一进行强权所采取的措施。但是在《史记》当中记载秦始皇时期他强调的是以吏为师,也就是说官员他所执行的这种政策和官员的行为是作为民众学习和效法的这种对象的,而且当时跟农业、水利等等有关的很多图书是保存下来的。 到了汉代强调独尊儒术,而且把儒学进一步神学化,它为了是更好的控制民众的精神和思想。从先秦,也就是从夏商周时候一直到清朝2000多年的历史当中,学校的教育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教育其实有两条非常明显的发展轨迹。一个轨迹就是它的官学。官学,就是由官府来办的学校。一个就是私学。每当社会发展的时候,社会安定的时候官学的发展就非常兴旺。每当社会动荡的时候,遇到战争的时候官学中断,私学就起到了重要的延续的作用。而且官学在规范化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私学在解放思想、百家争鸣、学术争议这些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二者是互补的,二者是互补的。我们今天教育资源当中更多的是公立教育的资源,是由国家来投入,是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