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生物技术中的研究(已发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苜蓿生物技术研究 俞金蓉 玉永雄 (西南大学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重庆 北碚 400716) 摘要: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本文简单介绍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苜蓿;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techniques in alfalfa YU Jin-rong, YU Yong-xi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age Herbivore Key Lab., Beibei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egume forage plant in the word, alfalfa possesses quite a fine quality of nutrition, easily to be planted ,and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he plant some achievements about genetic improve of alfalfa have been obtained on the molecular level .In this paper, some typ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lfalfa tissue culture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applicat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alfalfa, such as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molecular marking was summarized .Finally, we also looked forward to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rospect of alfalfa genetic engineering in the research wok in the future.. Keywords: Alfalfa; Biotechnology; Progress 苜蓿(Medicago sativa)Alfalfa或Lucerne,2 苜蓿遗传工程 由于苜蓿在畜牧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它牧草相比,生物技术在苜蓿中的研究进行得较为深入。各种研究手段,转化方法如原生质体融合、诱导变异、利用农杆菌介导、电击法、显微注射、基因枪直接导入外源DNA等均有成功报道。另外,转化的内容也极为广泛,包括品质改良,抗除草剂,抗病虫害,抗逆性等。 2.1 突变体细胞筛选 苜蓿经过脱分化或原生质体形成的再生植株,会产生变异,实验证明这些变异有些是可遗传的,而培养基中加入有毒物质或实验材料经过处理,产生变异机会更大。这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新品系的基本原理。 在抗寒突变体的筛选方面:由继红等[6]报道,以紫花苜蓿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诱导时间在一个月左右,继代次数不超过三代)为诱变供试材料,以EMS为诱变剂,进行低温筛选,成功地获得了抗寒性突变体。另外,已有许多的研究表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都与活性氧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能消除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Mckersie等[6]1993年将烟草的Mn-SODcDNA 导入苜蓿后,转基因苜蓿的抗寒性得到了提高,并保持有较高的生活力。 在抗旱方面:张志胜和赵世绪[7]1995年以PEG为诱导剂和筛选剂,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了抗旱性稳定的,抗20%PEG和抗25%PEG的愈伤组织以及抗20%PEG 的带芽愈伤组织,并从抗20%PEG 的愈伤组织和带芽愈伤组织获得了再生植株。 在抗盐性选择方面:Croughan 等[8]选择的紫花苜蓿耐盐细胞系可忍耐1%NaCl,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所也筛选出了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中生长良好的苜蓿再生植株。 2.2 体细胞杂交 尽管苜蓿是优良的豆科牧草,但反刍动物采食新鲜茎叶后易得膨胀病,而红豆草、驴喜豆等植物中的凝缩单宁物质可以防止反刍家畜膨胀病的发生。为此人们大胆设想,若能将红豆草、驴喜豆中不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