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卫生.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过程卫生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季成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叶广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青春期发育及保健》刘宝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 Review 教育过程卫生的任务 从卫生学角度出发,研究各项教育措施对不同年龄期儿童少年脑力和体力工作能力、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根据身心发育的年龄特点、脑力和体力劳动生理以及心理卫生知识,提出组织教育过程的卫生要求,排除或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以防止脑力和体力负担过重,避免疲劳发展为过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教育过程卫生的内容 包括: 学习卫生 作息制度卫生 劳动教育卫生 体育卫生 对各种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卫生 … … 第一节 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 一、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 二、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 及其卫生学意义 1.始动调节(starting regulation) : 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5.保护性抑制(protective inhibit): 一旦大脑皮层的活动超过其功能限度时,皮层反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一)学日中,脑力工作能力变化 II型的表现与I型相似,区别在于学日末出现终末激发现象,即工作能力略有回升。 III型表现为工作能力从学日开始到学日末持续性升高 IV型与III型相反,表现为工作能力迅速地下降 终末激发(final arouse):大脑皮层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功能活动后,兴奋性逐渐降低,但即将结束工作任务的喜悦又可反射引起大脑皮层一过性兴奋性增高的现象,这称为终末激发。 (二)学周脑力工作能力变化 (三)学年中脑力工作能力变化 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健康状况 4.遗传 5.学习动机 6.学习和生活条件 7.情绪因素 第二节 学习负荷的评价 一、疲劳、疲倦和过劳 二、学习疲劳的表现 : 表现: 上课时坐立不安、交头接耳、小动作多,周围稍有动静即转移注意力等。 条件反射实验可见错误反应增多。 有些个体的早期疲劳,内抑制障碍的表现不明显,而表现为对条件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反应量减少,脑力工作速度减慢和效率降低等,属兴奋过程障碍。 表现: 上课时出现呵欠和瞌睡,对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条件刺激不但引起错误反应增多,而且反应时延长,反应量减少; 有时出现后抑制现象,即不但对阴性刺激无反应,而且对紧随其后所给的阳性刺激也无反应。 早期疲劳和显著疲劳都会破坏—— 刺激-反应的“强度法则” 早期疲劳时出现均等相的破坏 显著疲劳时出现的是反常相破坏 三、学习疲劳的评价方法 : 1.体征与行为观察法 : 2.教育心理学方法 :(间接评价) 4.生理-教育心理结合法 第三节 作息制度卫生 作息制度定义 一、一日生活制度 初高中学生每日: 早读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上午四节课; 下午初中两节课,高中两节或三节课; 课外自习时间不宜超过两节课。 (二)课外活动 (三)睡眠 (四)休息 (六)进餐 二、学周安排和课程表编制 课程表编制的卫生学要求: 2. 课程表编制不但要考虑上述学周安排的原则,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日中的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难度较大的课程一般应排在上午第二、三节,难度较小的课程可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末节。早晨第一节课前安排短时间早读,利用始动调节的皮层功能活动特点帮助学生大脑皮层对学习的适应。 3. 课程表编制还应充分考虑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 三、学期和学年安排 第四节 劳动教育卫生 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工种的选择原则: 小 结 名词:优势法则、始动调节、动力定型、保护性抑制、终末激发、疲劳、过劳 镶嵌式活动的卫生学意义 ? 详述学习日脑力作业能力的变化规律。 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制订儿童少年作息制度应符合哪些原则? 课程表编制的卫生学要求 (五)自由活动 小学4年级以下每日应有1~1.5小时 4年级以上到高中应有1.5~2.5小时 每日看电视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以免干扰其他作息。 制定合理膳食制度,即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进餐次数、时间及热量分配。 膳食制度的制订应综合考虑不同年龄的营养素需要量、胃容量、胃肠排空时间、学校生活制度和社会条件等因素 学龄儿童一般可实行三餐制 热量分配: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