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诞生的故事1.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複數誕生的故事 中四教學版 先從二次方程談起… 解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 a ? 0。 先從二次方程談起… 解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 a ? 0。 先從二次方程談起… 解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 a ? 0。 由二次方程到三次方程 由於實際應用上的需要,亦由於人類求知慾的驅使,很自然地,人類就開始尋找三次方程的解法。 怪傑 卡丹諾 (Girolamo Cardano; 1501 ? 1576) 怪傑 1545 年,卡丹諾在他的著作《大術》(Ars Magna)中,介紹了解三次方程的方法。 卡丹諾公式 解方程 x3 = mx + n 。 卡丹諾公式 解方程 x3 = mx + n 。 另闢蹊徑 虛數 笛卡兒(René Decartes; 1596 ? 1650) 一大突破 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 ? 1754) 複變函數的引入 歐拉(Leonhard Euler, 1707 - 1783) 複變函數的引入 1748 年,歐拉發現了複指數函數和三角函數的關係,並寫出以下公式: e ix = cos x + i sin x 幾何解釋 1797 年,挪威數學家維塞爾(Caspar Wessel; 1745 ? 1818)提出複數的幾何解釋。 代數基本定理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 - 1855) 複數名稱的確立 複數 z 是一種可以表示為 a + bi 形式的數,其中 a 和 b 都是實數,i = ?。 複數名稱的確立 注意: 先從二次方程談起… 解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 a ? 0。 回到二次方程結束… 解方程 ax2 + bx + c = 0;其中 a ? 0。 完 * 公式: 例一 解 5x2 ? 9x ? 18 = 0 注意:a = 5、b = ?9、c = ?18 ? x = 3 或 ? 公式: 例二 解 x2 + 4x + 10 = 0 注意:a = 1、b = 4、c = 10 ? x (無解) 公式: 此公式早於公元前四百年,已被巴比倫人發現和使用。 在中國的古籍《九章算術》中,亦有提及與二次方程有關的問題。 即尋找方程 ax3 + bx2 + cx + d = 0 一般根式解。 很可惜,經過了差不多二千年的時間,依然沒有很大的進展! 一個多才多藝的學者 一個放蕩不羈的無賴 他精通數學、醫學、語言學、天文學、占星學 一生充滿傳奇,人們稱為他「怪傑」。 從此,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就被稱為「卡丹諾公式」。 公式: x = + 例一 解 x3 + 6x = 20 注意:m = ?6、n = 20 ? x = = 2 ? 公式: x = + 例二 解 x3 = 15x + 4 注意:m = 15、n = 4 ? x = (無解) 但非常明顯,x = 4 是方程的一個解! 為甚麼? 韋達(Fran?ois Viète; 1540 ? 1603) 法國人,律師兼業餘數學家。 在三角學、代數學、方程理論及幾何學都有傑出貢獻。 1591 年,利用恆等式 cos3A = 4cos3A ? 3cosA,解三次方程。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 坐標幾何的創始人 1637 年,他稱一個負數的開方為「虛數」(imaginary number)。 但他不承認虛數是數字的一種。 法國數學家,早期概率理論著作者之一 最著名的成就,是發現「棣美弗定理」,把三角函數引入複數運算之中。 瑞士數學家。 13 歲入大學,17 歲取得碩士學位,30 歲右眼失明,60 歲完全失明。 著作非常多,深入每個數學分支,對後世影響深遠。 1777 年,在他的著作《微分公式》中,首次使用 i 來表示 ?。 他創立了複變函數論,並把它們應用到水力學、地圖製圖學上。 實軸 虛軸 O a + bi ? r = r (cos? + i sin?) 1806 年,法國數學家阿根(Jean Robert Argand; 1768 ? 1822)亦提出類似的解釋。 自此,人們亦稱複數平面為「阿根圖」。 德國數學家,人稱「數學王子」。 18 歲時,運用一些複數運算原理,以尺規畫出正十七邊形。 20 歲取得博士學位,並成功地證明了「代數基本定理」。 我們稱 a 為複數 z 的「實部」, 記為 Re(z)。 又稱 b 為複數 z 的「虛部」,記為 Im(z)。 若 a = Re(z) = 0,則稱 z 為 「純虛數」。 若 b = Im(z) = 0,則稱 z 為 「純實數」。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